野味
關燈
小
中
大
野味
現在回想起來才發覺那時候的美味真的很多。
鮮美的魚,下飯的小魚仔,現在怎麽都找不回那個味道了。
就跟小時候喜歡吃的五毛錢的辣條一樣,小時候不知道為啥覺得特別好吃,長大後總是懷念小時候的味道,所以買了一模一樣的回來吃,以為可以買回來小時候的味道,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就算再怎麽一樣也吃不出小時候那個快樂的感覺來,難道是因為小時候只有那個吃所以覺得很好吃,而長大後有更多的選擇了吃過更多的東西了,它就不再那麽好吃了嗎,因為它就不再是首選了,快樂是只能留在記憶裏的嗎。當然,也不是和小時候的一模一樣,不知道是因為人長大了所以看著變小了,還是它就是真的變小了,拿在手裏就是感覺好像比之前小了很多,難道是相對關系的錯覺,因為小時候人小手也小,所以覺得東西很大,現在人長大了,手也變大了,所以東西就顯得小了嗎,不知道。
其實還有很多山珍海味,它們所承載的不只是一道美食,或者說根本都不能說是美食,因為那樣說的話好像顯得太庸俗了,那時候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樂趣。
想起魚就會想起在旁邊幫著用竹竿敲打靠山那邊的水,把魚趕出來;也會直接下水摸魚,摸摸石頭裏面是不是藏著魚,然後會看到有魚突然跳起來拍打著水響起水聲。魚都躲在山邊的石頭縫裏,難道是感知到了有人來了嗎,所以趕緊躲回自己的家裏,只有想辦法把它們趕出來才行。
想起魚游過來吃食物的畫面,丟了魚草在魚塘裏後,站在岸邊安靜的稍等一會,過一會就會發現草下面似乎有動靜,然後你就可以看到魚的影子,水清澈但是因為山的倒影顯得綠色,只能斜著才能看到水下游過來的魚,都躲在草下面吃,走後不知道它們吃了多久才離開,等到下次再去看的時候基本什麽都看不到,都吃得一幹二凈。
要下雨的沈悶的陰天,路過就會看到魚塘裏的魚跑出來冒泡泡,可以看到魚塘水面突如其來的蕩了一個小圈,就知道可能是魚出來了,應該是氣壓太低了,空氣中的氧氣不易溶於水,水裏氧氣不足,魚跑出來呼吸氧氣,所以看到它們冒泡。
想著要拿蚌殼培養珍珠的,後面不知道什麽後續了,珍珠反正是沒看到,有沒有放一粒沙子到蚌殼裏面,然後放回魚塘呢,那就不記得了,好像說是要放一粒沙子來著,然後用繩子穿過蚌殼把它放到塘裏去,過一陣子再看看,不知道放沒放來著,不過,想要養出珍珠來應該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至少需要點時間。
魚塘裏面還可以抓黃鱔,用小小的竹籠抓。
竹籠是有點類似寶塔形狀的竹子做的東西,只是頂部不是尖的,但是也比較小,整個是棕色的,顏色可能是因為使用過又浸過水所以變成了棕色,因為竹子做的原色應該是綠色,經過風吹日曬泡水之類的,竹子可能就慢慢變成了那樣的顏色,那是使用過留下的痕跡。竹籠下面是大的,上面是小的,整體長得長長的,說起來真的很像加大加長版的啤酒瓶,底部也有一個凹進去的洞口,是竹片編織成那樣伸進去封口,裏面看是凸出來的尖的,很多竹片匯集到一起,因為竹子在裏面聚集了,外面看是凹進去的,整個竹籠編織得很密實,只有水可以透過。
小竹籠裏面放入誘餌,比如蚯蚓,晚上黃鱔肯定會出來覓食的,然後肯定就會走進這個陷阱裏面去。晚上的時候打著手電筒,拿好竹筒,把竹籠分散放到一些塘裏,就放在塘邊的一些比較隱蔽的位置,可以拿繩子固定好,或者綁在哪裏,記住位置,也可以做個記號,反正只要自己記得就行,這樣早上的時候,也是天沒怎麽亮的時候就要記得來收竹籠。
黃鱔是通過底部的洞口進去的,但是進去後,裏面就變成了有竹子封死的出口,黃鱔身體柔軟,很容易就能夠進去,但是進去後它就找不到可以讓它出來的地方,這個竹籠的設計就是只能進不能出,所以只要黃鱔一進去它就會被困在裏面,怎麽都不可能出來的,只能等到早上來收了,把它從上面倒出來,上面是可以收口的設計。
也可以把竹籠放到田裏抓黃鱔,可以順便放幾個到旁邊的田裏。
有時候能抓到黃鱔,有時候裏面是空的。
田裏抓黃鱔的好時機是犁田的時候,每次犁田就能看到水裏黃鱔在游,犁著犁著突然看到一條好大的黃鱔在到處游動,立馬把它抓起來丟進裝了一點水的桶裏,黃鱔全身滑滑的,抓起來還不是那麽容易。可能是因為體型的問題,看著總容易想到其他的動物,總覺得很害怕。
田裏也有很多泥鰍可以抓,小小的泥鰍也是狡猾的很,嗖不溜秋就不見了。
不怎麽喜歡吃黃鱔,也不怎麽喜歡吃泥鰍,黃鱔常常養在缸裏,數量多了就拿去賣,弄黃鱔的時候也很麻煩,釘在板上,然後拿小刀破開,從上往下滑下來,還要剔掉骨頭,然後切成一塊一塊的煮著吃。
鴨子好像也會吃黃鱔,印象中好像把死了的黃鱔丟到鴨棚裏給鴨子吃。
說起田裏,還有田螺可以撿,以前經常去梯田裏撿田螺。有一片田真的就像梯田一樣,層層疊起,看起來非常的壯觀。
弄田螺好像非常麻煩,得先煮一下才好把裏面的肉挑出來,然後用針一個一個挑出來,掀開蓋子,田螺口處有時候有個蓋子,把它掀開,然後用針挑住肉,往外弄,就可以弄出一串來,好像肉裏面還有屎之類的,那個不能吃,要把那個丟掉,只剩下田螺肉,然後整一篩子放挑出來的田螺肉,全部挑完後,洗幹凈,熱鍋大火爆炒,再放點辣椒,其他配料,放點紫蘇葉葉,味道確實是非常鮮美。
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及其不喜歡吃田螺,直到長大之後也是這樣,借口是覺得田螺吃起來很麻煩,但其實是來自內心的恐懼。
和同學一起放學走路回家的時候,大家會有說有笑,記得好像有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然後至此烙印在了腦子裏。
講從前有一個人很喜歡吃田螺,吃啊吃啊吃,吃個不停,好像永遠吃不夠似的,和他講話他也不理人,然後有一天惹怒了一個人,那個人呢就扇了他一巴掌,然後那個人的腦袋就掉落在了地上,然後一看他的腦袋,腦子裏滿是吸血蟲,怪不得那麽容易就掉了,腦子都快被吃光了。
是不是很嚇人,嚇死人了,太嚇人了,然後就一直害怕,每次一看到田螺,就想起那個故事,瞬間不想吃了,總覺得裏面可能有很多寄生蟲,然後可能爬到腦子裏面沾滿你的腦子然後吃掉你的腦髓,每次一看到田螺就不自覺想起那個畫面,心裏悸悸。
尤其是外面買來的田螺,都不是直接挑出來的肉,還是帶殼的,需要嗦出來,是不是很麻煩,而且是不是很害怕,總感覺殼裏面是不是還藏著什麽看不見的東西,連嗦帶肉的進去了,想都不敢想,一想就會開始腦補那個可怕的畫面,滿腦子都是那個嚇人的畫面,實在是太可怕了,不光是田螺,凡是類似的帶殼類的都不敢吃,覺得有寄生蟲。
說到吸血蟲,想想都害怕。
記得有一次跟著大人去田裏插秧,然後小腿被一個螞蝗吸住,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感覺,後面覺得哪裏有點癢就想去抓,然後一看,一個螞蝗,扯又扯不掉,嚇的跑到田埂上大哭,好像說是不能扯要拍才有用,後來還是大人最後拍下來了,從此再也不敢下水田,看著都害怕。
後面不知道是不是田裏放了石灰還是什麽,不知道怎麽回事,後面田裏的螞蝗好像突然就沒了,之前在河裏也見過,就突然看到水裏有螞蝗在漂蕩,趕緊離得遠遠的,那時候以為是鴨子的原因,好像覺得是鴨子經常在河裏玩,有鴨屎,利於生長,也不知道是哪裏聽到的,還是根本沒依據。
那時候還有甲魚可以吃,可以在魚塘裏或者田裏吊甲魚,就跟釣魚一樣,拿個鉤子鉤住誘餌,甲魚一吃就把鉤子也整個吃進去了。
吊甲魚還得買點豬肝,而且還要是新鮮的豬肝,臭了的豬肝甲魚不吃,把新鮮的豬肝切成長長的一片片的,用鉤子鉤住,甲魚應該是非常喜歡這個豬肝的味道,所以只要聞到豬肝的味道它就一定會來赴約,每次都中招,早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打著手電筒去看有沒有吊著。
一般都是晚上的時候選好地方放好鉤子,用繩子綁在塘邊什麽地方,然後早上天還沒亮的時候就要去看,不適合人多眼雜的時間去。
有時候根本沒吃,有時候也有脫鉤的時候,但是也常常有收獲的,甲魚如果只是卡住了鉤子但是還活著,要賣的話是可以賣個好價錢的,就會早上騎著那輛高大的前面有杠的自行車去街上賣。
如果甲魚死了就賣不了什麽錢。
有時候也會自己吃,甲魚的肉確實鮮美,邊邊最好吃。
甲魚的背殼會留下來放在竈邊的窗沿邊,好像說是可以驅蚊還是說燒了可以驅蚊來著,反正一般都會放在廚房的窗沿,好像確實就沒什麽蚊子了。
現在可能覺得是難得的野味的東西,那時候非常的常見,也不是說一定要弄來賺錢,可能也就是一種愛好,就跟喜歡釣魚一樣,就是喜歡搞這些東西而已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現在回想起來才發覺那時候的美味真的很多。
鮮美的魚,下飯的小魚仔,現在怎麽都找不回那個味道了。
就跟小時候喜歡吃的五毛錢的辣條一樣,小時候不知道為啥覺得特別好吃,長大後總是懷念小時候的味道,所以買了一模一樣的回來吃,以為可以買回來小時候的味道,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就算再怎麽一樣也吃不出小時候那個快樂的感覺來,難道是因為小時候只有那個吃所以覺得很好吃,而長大後有更多的選擇了吃過更多的東西了,它就不再那麽好吃了嗎,因為它就不再是首選了,快樂是只能留在記憶裏的嗎。當然,也不是和小時候的一模一樣,不知道是因為人長大了所以看著變小了,還是它就是真的變小了,拿在手裏就是感覺好像比之前小了很多,難道是相對關系的錯覺,因為小時候人小手也小,所以覺得東西很大,現在人長大了,手也變大了,所以東西就顯得小了嗎,不知道。
其實還有很多山珍海味,它們所承載的不只是一道美食,或者說根本都不能說是美食,因為那樣說的話好像顯得太庸俗了,那時候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樂趣。
想起魚就會想起在旁邊幫著用竹竿敲打靠山那邊的水,把魚趕出來;也會直接下水摸魚,摸摸石頭裏面是不是藏著魚,然後會看到有魚突然跳起來拍打著水響起水聲。魚都躲在山邊的石頭縫裏,難道是感知到了有人來了嗎,所以趕緊躲回自己的家裏,只有想辦法把它們趕出來才行。
想起魚游過來吃食物的畫面,丟了魚草在魚塘裏後,站在岸邊安靜的稍等一會,過一會就會發現草下面似乎有動靜,然後你就可以看到魚的影子,水清澈但是因為山的倒影顯得綠色,只能斜著才能看到水下游過來的魚,都躲在草下面吃,走後不知道它們吃了多久才離開,等到下次再去看的時候基本什麽都看不到,都吃得一幹二凈。
要下雨的沈悶的陰天,路過就會看到魚塘裏的魚跑出來冒泡泡,可以看到魚塘水面突如其來的蕩了一個小圈,就知道可能是魚出來了,應該是氣壓太低了,空氣中的氧氣不易溶於水,水裏氧氣不足,魚跑出來呼吸氧氣,所以看到它們冒泡。
想著要拿蚌殼培養珍珠的,後面不知道什麽後續了,珍珠反正是沒看到,有沒有放一粒沙子到蚌殼裏面,然後放回魚塘呢,那就不記得了,好像說是要放一粒沙子來著,然後用繩子穿過蚌殼把它放到塘裏去,過一陣子再看看,不知道放沒放來著,不過,想要養出珍珠來應該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至少需要點時間。
魚塘裏面還可以抓黃鱔,用小小的竹籠抓。
竹籠是有點類似寶塔形狀的竹子做的東西,只是頂部不是尖的,但是也比較小,整個是棕色的,顏色可能是因為使用過又浸過水所以變成了棕色,因為竹子做的原色應該是綠色,經過風吹日曬泡水之類的,竹子可能就慢慢變成了那樣的顏色,那是使用過留下的痕跡。竹籠下面是大的,上面是小的,整體長得長長的,說起來真的很像加大加長版的啤酒瓶,底部也有一個凹進去的洞口,是竹片編織成那樣伸進去封口,裏面看是凸出來的尖的,很多竹片匯集到一起,因為竹子在裏面聚集了,外面看是凹進去的,整個竹籠編織得很密實,只有水可以透過。
小竹籠裏面放入誘餌,比如蚯蚓,晚上黃鱔肯定會出來覓食的,然後肯定就會走進這個陷阱裏面去。晚上的時候打著手電筒,拿好竹筒,把竹籠分散放到一些塘裏,就放在塘邊的一些比較隱蔽的位置,可以拿繩子固定好,或者綁在哪裏,記住位置,也可以做個記號,反正只要自己記得就行,這樣早上的時候,也是天沒怎麽亮的時候就要記得來收竹籠。
黃鱔是通過底部的洞口進去的,但是進去後,裏面就變成了有竹子封死的出口,黃鱔身體柔軟,很容易就能夠進去,但是進去後它就找不到可以讓它出來的地方,這個竹籠的設計就是只能進不能出,所以只要黃鱔一進去它就會被困在裏面,怎麽都不可能出來的,只能等到早上來收了,把它從上面倒出來,上面是可以收口的設計。
也可以把竹籠放到田裏抓黃鱔,可以順便放幾個到旁邊的田裏。
有時候能抓到黃鱔,有時候裏面是空的。
田裏抓黃鱔的好時機是犁田的時候,每次犁田就能看到水裏黃鱔在游,犁著犁著突然看到一條好大的黃鱔在到處游動,立馬把它抓起來丟進裝了一點水的桶裏,黃鱔全身滑滑的,抓起來還不是那麽容易。可能是因為體型的問題,看著總容易想到其他的動物,總覺得很害怕。
田裏也有很多泥鰍可以抓,小小的泥鰍也是狡猾的很,嗖不溜秋就不見了。
不怎麽喜歡吃黃鱔,也不怎麽喜歡吃泥鰍,黃鱔常常養在缸裏,數量多了就拿去賣,弄黃鱔的時候也很麻煩,釘在板上,然後拿小刀破開,從上往下滑下來,還要剔掉骨頭,然後切成一塊一塊的煮著吃。
鴨子好像也會吃黃鱔,印象中好像把死了的黃鱔丟到鴨棚裏給鴨子吃。
說起田裏,還有田螺可以撿,以前經常去梯田裏撿田螺。有一片田真的就像梯田一樣,層層疊起,看起來非常的壯觀。
弄田螺好像非常麻煩,得先煮一下才好把裏面的肉挑出來,然後用針一個一個挑出來,掀開蓋子,田螺口處有時候有個蓋子,把它掀開,然後用針挑住肉,往外弄,就可以弄出一串來,好像肉裏面還有屎之類的,那個不能吃,要把那個丟掉,只剩下田螺肉,然後整一篩子放挑出來的田螺肉,全部挑完後,洗幹凈,熱鍋大火爆炒,再放點辣椒,其他配料,放點紫蘇葉葉,味道確實是非常鮮美。
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及其不喜歡吃田螺,直到長大之後也是這樣,借口是覺得田螺吃起來很麻煩,但其實是來自內心的恐懼。
和同學一起放學走路回家的時候,大家會有說有笑,記得好像有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然後至此烙印在了腦子裏。
講從前有一個人很喜歡吃田螺,吃啊吃啊吃,吃個不停,好像永遠吃不夠似的,和他講話他也不理人,然後有一天惹怒了一個人,那個人呢就扇了他一巴掌,然後那個人的腦袋就掉落在了地上,然後一看他的腦袋,腦子裏滿是吸血蟲,怪不得那麽容易就掉了,腦子都快被吃光了。
是不是很嚇人,嚇死人了,太嚇人了,然後就一直害怕,每次一看到田螺,就想起那個故事,瞬間不想吃了,總覺得裏面可能有很多寄生蟲,然後可能爬到腦子裏面沾滿你的腦子然後吃掉你的腦髓,每次一看到田螺就不自覺想起那個畫面,心裏悸悸。
尤其是外面買來的田螺,都不是直接挑出來的肉,還是帶殼的,需要嗦出來,是不是很麻煩,而且是不是很害怕,總感覺殼裏面是不是還藏著什麽看不見的東西,連嗦帶肉的進去了,想都不敢想,一想就會開始腦補那個可怕的畫面,滿腦子都是那個嚇人的畫面,實在是太可怕了,不光是田螺,凡是類似的帶殼類的都不敢吃,覺得有寄生蟲。
說到吸血蟲,想想都害怕。
記得有一次跟著大人去田裏插秧,然後小腿被一個螞蝗吸住,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感覺,後面覺得哪裏有點癢就想去抓,然後一看,一個螞蝗,扯又扯不掉,嚇的跑到田埂上大哭,好像說是不能扯要拍才有用,後來還是大人最後拍下來了,從此再也不敢下水田,看著都害怕。
後面不知道是不是田裏放了石灰還是什麽,不知道怎麽回事,後面田裏的螞蝗好像突然就沒了,之前在河裏也見過,就突然看到水裏有螞蝗在漂蕩,趕緊離得遠遠的,那時候以為是鴨子的原因,好像覺得是鴨子經常在河裏玩,有鴨屎,利於生長,也不知道是哪裏聽到的,還是根本沒依據。
那時候還有甲魚可以吃,可以在魚塘裏或者田裏吊甲魚,就跟釣魚一樣,拿個鉤子鉤住誘餌,甲魚一吃就把鉤子也整個吃進去了。
吊甲魚還得買點豬肝,而且還要是新鮮的豬肝,臭了的豬肝甲魚不吃,把新鮮的豬肝切成長長的一片片的,用鉤子鉤住,甲魚應該是非常喜歡這個豬肝的味道,所以只要聞到豬肝的味道它就一定會來赴約,每次都中招,早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打著手電筒去看有沒有吊著。
一般都是晚上的時候選好地方放好鉤子,用繩子綁在塘邊什麽地方,然後早上天還沒亮的時候就要去看,不適合人多眼雜的時間去。
有時候根本沒吃,有時候也有脫鉤的時候,但是也常常有收獲的,甲魚如果只是卡住了鉤子但是還活著,要賣的話是可以賣個好價錢的,就會早上騎著那輛高大的前面有杠的自行車去街上賣。
如果甲魚死了就賣不了什麽錢。
有時候也會自己吃,甲魚的肉確實鮮美,邊邊最好吃。
甲魚的背殼會留下來放在竈邊的窗沿邊,好像說是可以驅蚊還是說燒了可以驅蚊來著,反正一般都會放在廚房的窗沿,好像確實就沒什麽蚊子了。
現在可能覺得是難得的野味的東西,那時候非常的常見,也不是說一定要弄來賺錢,可能也就是一種愛好,就跟喜歡釣魚一樣,就是喜歡搞這些東西而已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